南昌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南昌工程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南昌工程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shù)哪喜こ虒W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南昌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南昌工程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wěn)定,或存留的分數(shù)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南昌工程學院歷年考研分數(shù)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頁或發(fā)布調劑信息??佳信删W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導師:曾開華
個人簡介
曾開華,男,生于1968年1月,工學博士、副教授,浙江大學土木工程流動站博士后,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現(xiàn)任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實驗實訓中心主任。
1985年考入河海大學工程勘測系,1989年7月大學畢業(yè),分配至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城建開發(fā)公司,從事施工管理和監(jiān)理等工作。1993年考入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質及巖土工程系,攻讀水文及工程地質專業(yè)碩士學位,碩士導師為陸兆溱教授。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了福建古田溪三級電站帷幕補強工程、三峽庫區(qū)萬縣市移民規(guī)劃詳勘等項目,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邊坡變形破壞的非線性動力特征及預測預報模型的研究”。1996年6月獲工學碩士學位,繼續(xù)在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攻讀巖土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博士導師為殷宗澤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先后完成了“白沙灣圍堤工程靜動穩(wěn)定性分析”、“水布埡高心墻堆石壩二、三維應力應變分析”等課題項目,并完成導師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資助項目“高土石壩應力與變形研究”,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土質心墻壩水力劈裂機理及影響因素的研究”。2001年4月獲工學博士學位,6月進入浙江大學土木工程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教授為龔曉南院士。2003年9月浙江大學博士后出站,11月在東南大學交通學院繼續(xù)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教授為劉松玉教授。博士后工作期間,先后完成了“馬蕪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杭寧高速公路低強度砼樁復合地基處理通道地基試驗研究”、“高速公路海相超軟土剛性樁復合地基加固技術與理論研究”、“軟土地區(qū)城市工程建設引起的地面沉降與災害評價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
2006年5月調入南昌工程學院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曾任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2007年至2008年期間,在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參加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計劃,主要開展了軟巖災害控制以及深部巖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了合作導師何滿潮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深部巖體力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工作。
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水利土木工程的生產、科研和教學工作,主持參與過一系列的高土石壩、高速公路、高邊坡、深埋井巷與隧道以及深厚軟土地基處理等工程的施工建設、科研及工程咨詢、分析論證等方面的工作,并且承擔了《巖土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路基路面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等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管理工作。主持參與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EI收錄10多篇。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水利土木工程應力與變形分析、高土石壩及高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大型水利土木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研究、工程安全監(jiān)控及風險管理研究、巖土地下工程勘察與加固施工設計等。
教育背景
1985年7月~1989年7月 河海大學工程勘測系 大學本科
1993年9月~1996年6月 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地巖系 碩士研究生
1996年9月~2001年4月 河海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2001年6月~2003年10月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流動站 博士后研究
2003年11月~2006年4月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巖土所 博士后研究
2007年 9月~2008年9月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西部之光”訪問學者
2006年 5月~2012年1月 南昌工程學院土建學院 教學、科研、管理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發(fā)表有代表性論文的情況:
[1] 曾開華,殷宗澤.土質心墻壩水力劈裂影響因素的研究,河海大學學報,2000.6.
[2] 曾開華等.壩基析出物分析中的幾個問題.大壩觀測與土工測試,2000.8.
[3] 馬曉輝,彭漢興,楊光中,曾開華.大壩環(huán)境水質特征與化學潛蝕,水利學報,2001.10.(EI檢索)
[4] 曾開華,張忠坤等.高層建筑物地基工程勘察實例分析,地下空間,1998.5.
[5] 曾開華等.邊坡變形破壞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的分析與探討,南昌水專學報,1998.4.
[6] 曾開華,陸兆溱.邊坡變形破壞預測的混沌與分形研究,河海大學學報,1999.3.
[7] 楊寶懷,張忠坤,曾開華.軟土地基巖土工程勘察實例研究,第三屆全國青年巖土力學與工程會議,1998.1.
[8] 吳九紅,曾開華. “大一”的“姆佩巴效應分析”,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999.12.
[9] 曾開華,張忠坤.分形在邊坡預測中的應用,地下空間,1999.1.
[10]楊光中,曾開華等.大壩壩基水質監(jiān)測的認識與建議,水力發(fā)電學報,2003.3.(EI檢索)
[11]馬曉輝,曾開華,楊光中等.丹江口大壩壩基滲流水質分析與評價,長江科學院院報,2003.5. (EI檢索)
[12]吳九紅,曾開華.保險資金運用安全與效率的模型分析,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03.6.
[13]曾開華.低強度混凝土樁在高速公路通道軟基處理工程中的應用,華東公路,2003.11.
[14]曾開華,俞建霖,龔曉南.高速公路通道軟基低強度混凝土樁處理試驗研究,巖土工程學報,2003.12.
[15]曾開華,龔曉南.馬蕪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案分析及建議,中南公路工程, 2003.2.
[16]曾開華,俞建霖,龔曉南.路堤荷載下低強度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性狀分析,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1. (EI檢索)
[17]Gong Xiaonan, Zeng Kaihua. On composite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the 21st century. Beijing ,1-3August 2002.
[18] 吳九紅,曾開華.城市水資源承載力的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水利經濟,2003.3.
[19] 俞建霖,曾開華等.深埋重力-門架式圍護結構性狀研究與應用,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5.
[20]俞建霖,曾開華等.高速公路拓寬工程路肩下土體注漿加固試驗研究,中國公路學報,2005.3。(EI檢索)
[21]Xu Zhi-wei,Zeng Kai-hua,Wei Zhou,“Nonlinear”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c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in thick alluvium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EI檢索)
[22]曾開華,王春光,王桂蓮,楊生彬.底角錨桿抗剪特性研究,金屬礦山,2009.2.
[23]曾開華,王春光,劉靜.姚橋礦深部軟巖巷道底臌控制對策研究,金屬礦山,2009.10.
[24]曾開華,張國峰,楊曉杰.門頭溝多層采空區(qū)地基穩(wěn)定性及變形預測研究,中國礦業(yè),2010.10.
[25]曾開華,鞠海燕.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雙語教學謅議,科技廣場,2010.12.
[26]許家雄, 曾開華. 蒙特卡羅技術在建設工程項目決策中的應用,科技廣場,2010.9.
[27]張常光,曾開華,趙均海.非飽和土臨界荷載和太沙基極限荷載解析解,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0.12. (EI檢索)
[28]曾開華,鞠海燕,盛國君,張常光.巷道圍巖彈塑性解析解及工程應用,煤炭學報,2011.5(EI檢索)
[29]曾開華,鞠海燕,張常光.深埋圓形隧道彈塑性位移統(tǒng)一解及其比較分析,巖土力學,2011.5 (EI檢索)
[30]Zeng Kaihua, Ju Haiyan, Peng Hanxing.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Seepage Behavior of Dam Foundation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May, 2011. (EI檢索)
[31]張國鋒,曾開華,張春,金龍.旗山礦傾斜煤夾層巷道破壞機理及支護設計研究,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1.1.
[32]Zeng Kaihua, Li Jianhua, Liang Xiuwen, Xu Jiaxiong. Collapsing Mechanism of Rock Slope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ICTE 2011-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SCE . July 23-25, 2011, Chengdu, China. (EI檢索)
[33]曾開華,許家雄,張國鋒.深部破壞過程相似實驗研究,金屬礦山,2011.9.
[34]Kaihua Zeng, Jiaxiong Xu, Pengfei He, Chunguang W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 subjected to triaxial stresses. ISMSSE 2011-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e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rogress on Mine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ume B, 2011.10. (EI檢索)
承擔科研課題項目的情況:
(1)白沙灣圍堤工程靜動穩(wěn)定性分析,河海大學巖土所, 3/3,1996。
(2)水布埡高心墻堆石壩二、三維應力應變分析,長江水利委員會,2/3,1997。
(3)宿新公路葉莊—文昌閣段地基變形現(xiàn)場觀測分析,連-鹽高速公路指揮部,2/5,2000。
(4)甘肅平陽崆峒水庫加高壩有限元分析,河海大學巖土所,3/5,2001。
(5)馬蕪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案咨詢,安徽省高速公路指揮部,2/3,2002。
(6)杭寧高速公路低強度砼樁復合地基處理通道地基試驗研究,浙江省交通廳,3/7,2003。
(7)高速公路海相超軟土剛性樁復合地基加固技術與理論研究,江蘇省交通廳,3/8,2005。
(8)大中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與評價研究,省A,16萬元,主持,2007。
(9)永平銅礦排土場改擴建工程新1#壩初步設計,省A,20萬元,2/8,2007。
(10)工程項目風險分析及信息化技術應用研究,省A,16萬元,主持,2009。
(11)移動荷載引起多層結構動力響應與排樁的被動隔振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69007,2010.1-2012.12(在研),4/9。
(12)基于超產權激勵的鄱陽湖生態(tài)補償機制研究,江西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10DR00302,2011.1-2012.12(在研),3/6。
(13)《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江西省教育廳教改課題JXJG-11-18-10,2011.10-2012.10(在研),3/5。
(14)高速公路冷再生瀝青混合料設計及應用研究,江西贛粵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省B,12萬元,5/9,2011。
(15)濕熱山區(qū)生態(tài)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層間結合技術研究,江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省A,20萬元,3/8,2011。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導師:劉青
劉青,1962年4月出生,江西會昌人,博士,研究員,教授,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xiàn)任南昌工程學院副院長,江西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與環(huán)境管理。
教育背景
1979.9—1983.7,江西工學院讀電氣自動化專業(yè)大學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6.9—1989.7,江西工業(yè)大學攻讀控制系統(tǒng)工程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7年6-8月,在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進修學習項目管理;
2006年10月,被派往日本國際協(xié)力事業(yè)團(JICA)進修學習水資源綜合管理;
2003.9—2007.7,南昌大學攻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科研工作情況
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ú浚┘壷攸c科研項目 9項;同時作為技術骨干參與完成國家.?。ú浚┘壙蒲许椖?項。項目資金共達2600余萬元。
2.獲科技獎勵情況
共獲科技獎勵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骨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排名第三).省農牧漁業(yè)技術改進三等獎1項(排名第二).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
3.論文論著情況
(1)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24篇。其中: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13篇(6篇發(fā)表在全國核心刊物),在省部級以上或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11篇;
(2)主編或參編出版學術專著6部。
4.主持制定了7項省級中長期規(guī)劃
[1]《江西省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行動計劃》中的分計劃《山江湖
綜合開發(fā)治理》
[2]《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十五”計劃》
[3]《江西省井岡山區(qū)“十五”科技扶貧規(guī)劃》
[4]《江西省“十一五”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能源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
[5]《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
[6]《2006-2020年江西省山江湖工程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
[7]《鄱陽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綱要》
5.科研成果產生的經濟效益情況
作為主要技術骨干,爭取并組織實施了 3 項國際合作項目,引進援助資金折合人民幣達 3150 萬元。
其中:中德政府雙邊合作《江西省山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項目,先后在贛縣.南康.于都.崇義.永新縣開展小流域開發(fā)治理,取得明顯的經濟.社會.生態(tài)綜合效益。僅崇義縣龍勾鄉(xiāng)和永新縣兩個項目區(qū),通過推廣“豬-沼-果”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土豆+甜玉米+水稻”耕作模式.食用菌技術等,直接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達700多萬元。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導師:黎劍華
個人情況
黎劍華 男,1967年出生,江西南康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現(xiàn)任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
教學科研工作
黎劍華教授具有豐富的工程管理及生產一線的經驗,先后主持過一系列的高速公路、特大橋及特長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設與管理工作,撰寫近200萬字的施工方案及組織設計,發(fā)表論文90多篇,其中,SCI檢索3篇,EI檢索10多篇;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科技部西部開發(fā)科技行動課題行動項目1項2個專題,省廳級縱向科研課題13項,主持或參加各類橫向課題100多項,取得教育部科技成果1項,專利3項,目前,在研課題20多項,可為研究生提供非常有利的教學科研及生活條件。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導師:劉福明
個人情況
劉福明:1968年9月生.江西省蓮花縣人,教授.博士,高級工程師,南昌航空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江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省公路學會理事.全國交通土建高職高專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交通廳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995年至2004年間,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和公路交通系統(tǒng)從事科研.技術管理及新材料.新技術的推廣工作,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在此期間,繼續(xù)與長安大學申愛琴教授.張爭奇教授及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沈金安研究員合作進行公路瀝青路面結構.瀝青混合料技術以及道路橋梁工程養(yǎng)護維修與修筑技術領域聯(lián)合研究公關,產生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并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95年5月工作以來,主持或參加過20多項縱.橫向科研課題,獲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二項,獲市.廳級科技進步獎6項,公開發(fā)表論文30多篇,其中EI收錄3篇。近五年獲課題研究經費近100萬元,目前在研經費近50萬元。
教育背景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南昌工程學院道路工程專業(yè)(期間在同濟大學道路與交通工程系學習專業(yè)課一年)學習;
1992年9月至1995年5月,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公路.城市道路與機場工程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并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學院結構工程專業(yè)(道路工程方向)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主要科研成果
一.獲獎成果:
1.“瀝青混合料配比設計方法研究”獲陜西省1998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2.“高等級公路穩(wěn)定砂土基層研究” 獲河北省交通廳1998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3.“高等級公路瀝青路用性能及路面結構研究” 獲河北省交通廳1998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4.“SMA瀝青混合料關鍵技術研究” 獲陜西省2000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5.“橋面鋪裝及路橋過渡段修筑技術研究” 獲河北省交通廳2004年度優(yōu)秀科技成果一等獎;6.“高性能瀝青混合料技術研究” 獲唐山市2005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7.“曹妃甸港公路工程過濕鹽漬土路基修筑技術研究” 獲唐山市2007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8.“瀝青膠漿與瀝青混合料粘彈性研究” 獲唐山市2009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二.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科研項目“九景高速公路技改工程試驗路技術研究”,課題經費7.8萬元,2008年9月立項,2009年11月結題,課題負責人,廳級;2.科研項目“高速公路冷再生瀝青混合料設計及應用研究”,課題經費12萬元,2008年11月立項,2011年11月結題,橫向,江西贛粵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交通廳科技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省B; 3.科研項目“濕熱山區(qū)生態(tài)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層間結合技術研究”,課題經費20萬元,2010年10月立項,2011年12月結題,橫向,江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江西省交通廳科技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省A。
教學成果
1.省級教改課題“《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09年12月結題,江西省教育廳,課題負責人,省B;
2.省級教改課題“《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經費0.1萬元,2011年10月立項,江西省教育廳,在研,課題負責人,省B。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導師:劉凱
個人情況
劉凱 男,1978年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共黨員,副教授,博士,現(xiàn)任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主管科研。
教育背景
1997年9月~2007年1月 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讀書,獲得了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
主要科研工作
1.薄膜結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108227)等科研項目多項,對膜結構的設計與施工一體化.施工力學分析提供科學依據(jù)。并致力于膜結構設計領域,先后完成樟樹水景廣場膜結構.南昌灣里文化廣場舞臺膜結構等二十余項設計任務。帶領學生完成膜材預張力檢測系統(tǒng)的研發(fā)工作,作品獲得第十二屆“挑戰(zhàn)杯”國賽二等獎。
2.預應力鋼結構:先后完成了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等多項大型預應力鋼結構的設計與施工力學分析任務。為減少結構的用鋼量.低碳綠色施工做出了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3.大跨度空間結構:主持完成東鄉(xiāng)體育館.遂川體育館.福建華電92米干煤棚等大跨度鋼結構設計與優(yōu)化任務,節(jié)約了大量的成本,取得了很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4.施工力學:從事大跨度空間結構施工力學研究,對各種(預應力)鋼結構.薄膜結構進行施工力學的反演分析及施工過程分析,并進行施工的監(jiān)測與檢測,為此類工程的施工安全性提供科學依據(jù)。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導師:徐斌
個人情況
徐斌:男,1971年生,湖北云夢人,中共黨員,碩士生導師,副教授,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巖土工程專業(yè),獲工學博士學位,2010年入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xiàn)任南昌工程學院巖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江西省第七屆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主要研究方向高速鐵路軌道交通中的巖土工程問題;樁-土共同作用問題;軌道交通的振動與噪聲問題。在國內外的重要的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多篇,其中SCI檢索15篇,EI收錄25篇,ISTP 5篇。主持與完成多項國家、省部級縱橫向課題。
教育背景
1992年9月~ 1995年7月,南昌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學習;
2000年9月~ 2003年7月,南昌大學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并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4年3月 ~ 200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學院巖土工程專業(yè)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2010年5月~ 2012年5月,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專業(yè),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完成的課題
序 號 |
項? 目? 名? 稱 |
項目來源 |
項目 等級 |
項目 起訖時間 |
項目經費(萬元) |
1 |
移動荷載引起多層結構動力響應與排樁的被動隔振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家級 |
2010-1至2012-12 |
25 |
2 |
飽和土中移動荷載問題的邊界元法和積分方程方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家級 |
2006-1至2009-12 |
25 |
3 |
移動荷載作用下飽和土體中排樁動力響應及隔振分析 |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 |
省級 |
2009-1至2011-7 |
2 |
4 |
高架軌道系統(tǒng)軌下支承及基礎結構對振動噪聲影響研究 |
中國博士后基金 |
省級 |
2011-1至2012-12 |
3 |
5 |
建筑物爆破震動效應預測及其安全評估研究 |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 |
省級 |
2009-1至2010-7 |
1.5 |
6 |
永平銅礦深凹露天礦高陡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智能光纖監(jiān)測技術應用 |
橫向課題 |
省級 |
2007-1至2007-10 |
17 |
主要發(fā)表論文
序號 |
論文名稱 |
刊物名稱及期號 |
級別 |
排名 |
1 |
Dynamic response of an infinite beam overlying a layered poroelastic half space to moving loads |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07, 306: 91-110 |
SCI/EI 收錄 |
1/3 |
2 |
Dynamic response of a layered water-saturated half-space to a moving load |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08, 35: 1-10 |
SCI/EI 收錄 |
1/3 |
3 |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due to Rayleigh waves by using pile rows in the poroel |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0, 80: 123-142 |
SCI/EI 收錄 |
1/3 |
4 |
Dynamic responses of a pile embedded in a layered poroelastic half space to harmonic lateral load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10, 34: 493-515 |
SCI/EI 收錄 |
1/3 |
5 |
A semi-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isolation of the vibration due to a harmonic load |
The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4: 38-56 |
SCI/EI 收錄 |
1/3 |
6 |
Dynamic responses of an infinite beam on a water-saturated poroelastic foundation under moving loads |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partⅢ, 2007, 1219-1227. |
SCI/EI 收錄 |
1/3 |
7 |
Numerical analysis of isolation of the vibration due to moving loads using pile rows embedded in a p |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9, 319: 940-962 |
SCI/EI 收錄 |
2/3 |
8 |
Dynamic responses of a pile embedded in a multilayered saturated porous medium to a harmonic axial l |
Acta Mechanica, 2009, 207: 29-49 |
SCI/EI 收錄 |
2/3 |
9 |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isolation of the vibration due to moving loads using pile rows embedded i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9, 46: 3771-3781 |
SCI/EI 收錄 |
2/3 |
10 |
移動荷載作用下層狀飽和土的動力響應 |
巖土力學,2008,29:3186-3192 |
EI收錄 |
1/4 |
11 |
移動荷載作用下層狀飽和地基土上無限板的動力響應 |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S2):4270-4275 |
EI收錄 |
1/4 |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導師:桂發(fā)亮
姓名:桂發(fā)亮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65年9月
籍貫:江西進賢
民族:漢族
黨派:九三學社
工作單位: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技術
職稱:教授
通訊地址:南昌市天祥大道289號
郵政編碼:330099
單位電話:0791-82082898
E-mail:guifaliang@126.com
就讀院校名稱:武漢水利電力學院
現(xiàn)從事學科專業(yè):水文水資源
主要研究方向
1. 水資源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
2. 生態(tài)水文
3. 水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進修情況
(國內、國外)
參加全國、國際學術組織(機構)及任職情況
江西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第一屆評議組成員,贛鄱水利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人,江西省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委,江西省水利廳水文水資源專家?guī)斐蓡T。
學術榮譽情況
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熟悉何種外語及熟練程度:
能熟練運用英語寫作
工作簡歷
1.1986、7~至今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學院從事教學研究工作;
2.2010.6~至今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學院副院長;
3.2008年~至今 南昌大學碩士生導師;
教學科研成果項目論文、著作
承擔項目情況
[1] 2006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服役土石壩工程系統(tǒng)的可靠性評價理論及應用研究》(NO.50449010);
[2] 2007年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現(xiàn)役土石壩防洪安全風險分析》(贛教技字[2006]256號);
[3] 2008年主持完成江西省水利廳科技重點項目《江西省贛撫平原灌區(qū)可持續(xù)水利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4] 2009年完成江西省水利廳科技重點項目《萍鄉(xiāng)市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方案研究》;
[6] 2009年主持完成江西省水利廳項目《新余市渝水區(qū)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規(guī)劃》;
[7] 2009年主持完成江西省水利廳項目《上饒市萬年縣大港橋灌區(qū)節(jié)水改造可行性研究》;
[8] 2009年主持教育廳教研課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yè)“三創(chuàng)”教育與教學 的配套改革研究及實踐》;
[9] 2010年主持江西省水利廳項目《上饒市萬年縣大港橋灌區(qū)節(jié)水改造項目初步設計》;
[10] 2010年主持水利部公益基金項目《鄱陽湖流域水環(huán)境演變機理及趨勢研究》專題二(NO.201001056);
[11] 2010年主持并完成水利部水資源專項項目《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管理模式與試點研究》;
[12] 2010年主持江西省水利廳項目《樂安縣增田鎮(zhèn)南村河防洪工程設計》;
[13] 2010年主持江西省科技支撐項目《GIS和RS支持下的廬山風景區(qū)山洪災害防御預警及游客安全避險對策研究》(NO.2010BGB03400);
[14] 2011年主持江西省水利廳項目《2011年萬年小農水建設實施方案》;
[15] 2011年主持江西省軟科學計劃項目《城鎮(zhèn)建設對中小流域環(huán)境保護影響》。
[16] 2012年主持江西省水利廳項目《2012年萬年小農水建設實施方案》;
近5年發(fā)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EI、ISTP檢索7篇;公開出版教材3部。
相關論文(著)
[1] Gui Faliang, Hu Tiesong.Using a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Improve Finance Decision[J].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 and Information.2004,vol.2, No.3,pp.431-448(UK)
[2] Gui Faliang, Ling Heliang.Applying the ANN Approach to Forecast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Irrigation District[J].Proceeding of 5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2008(12)(ISTP)
[3] 桂發(fā)亮,黃幼民等.區(qū)域水資源市場配置機制的水量交易價格研究[J].20th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2008(7)(EI)
[4] Gui Faliang,Yu Lei, etc.Application and Solution of Multi-objective Model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ith Two-story Structure[J].21th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2009(7)(EI)
[5] Ling Heliang, Gui Faliang.Applying Genetic Algorithm in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Resources Based on Water Rights[J].21th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2009(7)(EI)
[6] Liu Wenjun, Gui Faliang.J2EE Supported Wireless Services in Logistics Cargo-Container System.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2006.5(ISTP)
[7] Jiang Yan, Gui Faliang,etc.A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Guangzhou, China.421-424, 2006;(ISTP)
[8] Jiang Yan, Gui Faliang,etc.A 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7,4431:341-349;(EI)
[9] 桂發(fā)亮,胡鐵松等.撫河流域區(qū)域間水權初始分配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6)
[10] 桂發(fā)亮,許新發(fā).水權初始分配中影響系統(tǒng)分析方法因素的研究[J].人民長江.2006.8
[11] 桂發(fā)亮,陳靜.區(qū)域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中子區(qū)權重分析[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7(8)
[12] 桂發(fā)亮,許新發(fā)等.中小流域水資源開發(fā)水權轉讓模式的研究[J].江西水利科技.2006(2)
[13] 桂發(fā)亮,蘭盈盈等.現(xiàn)役大壩泄洪能力風險率的MC分析[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7(12)
1.主編全國高職高專精品教材《水文與水利水電規(guī)劃綜合練習》(12萬字)(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獲獎情況
2005年參與設計水利工程樞紐綜合教學模型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導師:樊后保
樊后保,男,1965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F(xiàn)南昌工程學院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所長、江西省水文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主任,福建農林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江西農業(yè)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西省中青年學科(生態(tài)學)帶頭人,江西省重點學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帶頭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曾主持完成日本國際綠化推進中心(JIFPRO)資助的“Monitoring Forest Damage Caused by Acid Rain and Air Pollution” 及“Evaluation and Mapping of relative Sensitiv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Acidic Deposition”等中-日國際合作項目兩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及省部級課題9項,內容涉及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養(yǎng)分循環(huán)、酸沉降、碳循環(huán)、種群生態(tài)學以及混交林綜合效益研究等方面;參與瑞典環(huán)境保護署資助的長期定位項目“Optimum nutrition and nitrogen saturation in Scots pine stands (歐洲赤松林最適營養(yǎng)與氮飽和)”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2篇,其中4篇發(fā)表在SCI刊物(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總影響因子12.322),75篇發(fā)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論文被國際刊物引用91次,其中被Nature引用3次。
教育背景
大學開始受教育經歷
1984.9-1988.7,江西農業(yè)大學林學專業(yè),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8.9-1991.7,東北林業(yè)大學林學專業(yè),獲農學碩士學位;導師為王義宏教授;
1997.9-2000.7,東北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學專業(yè),獲理學博士學位;導師為王義宏教授
研究工作經歷
1991.7-2000.7,福建林學院,講師,副教授;
2000.8-2001.7,瑞典農業(yè)大學,博士后研究,導師為Peter H?gberg;
2001.8-2004.8,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教授;
2004.9至今,南昌工程學院,所長,副校長。
主要科研成果
獲獎:
[1] 2010年福建省科學技技進步一等獎:東南丘陵山地杉木人工林生態(tài)栽培關鍵技術研究,排名4/10;
[2] 2005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馬尾松-闊葉樹復層混交林綜合效益的研究,排名3/5
[3] 2007年梁希林業(yè)科學技術三等獎:瀕危物種格氏栲生態(tài)學保護研究,排名5/5
主持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年齡序列桉樹人工林碳吸存與碳-水耦合機制研究(31160153),起止時間:2012.1-2016.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亞熱帶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庫與碳吸存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30771714),起止時間:2008.1-2010.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氮沉降及氮飽和的響應 (30370259), 起止時間:2004.1-2006.12
水利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 鄱陽湖流域水環(huán)境演變機理及趨勢研究(201001056),起止時間:2010.9-2013.9
近期發(fā)表論文:
[1] H?gberg P., Fan H.B., Quist M., Binkley D., Tamm C. O. Tree growth and soil acidification in response to 30 years of experimental nitrogen loading on boreal forest.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6, 12: 489-499
[2] 樊后保,袁穎紅,廖迎春,李燕燕,蘇兵強,高春芬.閩南山區(qū)連續(xù)年齡序列桉樹人工林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9,15 ( 6 ): 756-760
[3] 樊后保,劉文飛,李燕燕,廖迎春,蘇兵強.應用層次分析法評價馬尾松-闊葉樹混交林的綜合效益,山地學報,2009,27(3):257-264
[4] 樊后保,劉文飛,徐雷,李燕燕,廖迎春,王啟其,張子文.氮沉降下杉木人工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凋落葉分解過程中C、N元素動態(tài)變化.生態(tài)學報,2008,28(6):2546-2553
[5] 樊后保,劉文飛,蘇兵強.馬尾松林林下栽植閩粵栲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影響,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8,14(5):610-615
[6] 樊后保,劉文飛,楊躍霖,張子文,曹漢洋,徐雷.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8,30(2):8-13
[7] 樊后保,劉文飛,李燕燕,廖迎春,袁穎紅,徐雷.亞熱帶杉木人工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長與土壤養(yǎng)分對氮沉降的響應.生態(tài)學報,2007,27(11):4630-4641
[8] 樊后保,黃玉梓.氮飽和對植物影響的生理機制研究進展.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2006,32(4):395-402
[9] Fan H.B., Hong W. Estimation of dry deposition and canopy exchange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1, 147: 99-107
[10] Fan H.B., Wang Y.H.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germination, foliar damage, chlorophyll contents and seedling growth of five hardwood species growing in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0, 126: 321-329
[11] 樊后保,臧潤國,Waki K.女貞種子和幼苗對模擬酸雨的反應.林業(yè)科學, 2000,36(6):90-94
[12] 樊后保.杉木林截留對降水化學的影響.林業(yè)科學,2000,36(4):2-7
[13] 樊后保,蘇兵強.杉木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Ⅰ.養(yǎng)分歸還動態(tài).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0,6(2):127-132
[14] 樊后保,蘇兵強,林德喜,陳世品.杉木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Ⅱ.氮素沉降動態(tài).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0,6(2):133-137
[15] 樊后保.森林降水酸度及電導率的時空變化.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0,24(4):263-267
[16] Fan H.B., Liang H.Y., Lin D.X., Chen S.P., Kosuke W. Evaluation and mapping of relative sensitivity of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acidic deposition in Fuji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0, 11(1): 13-18
[17] Fan H.B., Hong W., Ma Z., Waki K. Acidity and chemistry of bulk precipitation, throughfall and stemflow in a Chinese fir plantation in Fujian,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999, 122: 243-248
教學成果
[1] 2009年指導第11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作品大賽,獲江西省三等獎;
[2] 2011年指導第12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作品大賽,獲全國二等獎。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導師:黃榮珍
黃榮珍,男,1975年出生,博士,副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省水土保持技術專家?guī)烊诉x、江西省水文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江西生態(tài)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坡地水文和生態(tài)修復。
教育背景
(1)1995.9-1999.6,福建林學院就讀水土保持專業(yè)大學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
(2)1999.9-2002.6,福建農林大學攻讀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碩士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學位;
(3)2002.9-2005.6,南京林業(yè)大學攻讀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博士研究生,獲農學博士學位。
主要科研成果
1.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省水利廳科研項目4項,負責完成省水利廳科研項目1項,同時作為技術骨干參與(完成)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目前主持的縱向項目資金超過91萬元。
主要科研項目一覽
年度 |
項目種類 |
課題(項目)名稱 |
金額 |
排名 |
完成情況 |
2012-201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生態(tài)恢復對紅壤嚴重侵蝕地土壤水庫重建的影響與機制(31160179) |
52萬元 |
第一 |
在研 |
2011-2013 |
江西省水利廳科技計劃 |
贛中南紅壤侵蝕區(qū)不同生態(tài)修復措施的固碳效益及其關鍵技術研究(KT201027) |
13萬元 |
第二/副主持 |
在研 |
2011-2013 |
江西省水利廳科技計劃 |
紅壤侵蝕地植被恢復后土壤水庫重建機制及其關鍵技術(KT201028) |
18萬元 |
第二/副主持 |
在研 |
2007-2012 |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計劃 |
贛中南紅壤旱坡地果園可持續(xù)經營研究(贛教字2007[341] ) |
0.5萬元 |
第一 |
在研 |
2010-2013 |
水利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 |
鄱陽湖流域水環(huán)境演變機理及趨勢研究(201001056),排名7/46,立項時間2010年9月。 |
259萬元 |
第七 |
在研 |
2007-2012 |
江西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 |
江西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對酸沉降的敏感性評價與區(qū)劃(贛財教[2007]173號) |
2萬元 |
第二 |
在研 |
2009-2012 |
江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 |
不同生態(tài)修復措施林分"碳匯"功能及效益研究(GJJ09372) |
1.5萬元 |
第二 |
在研 |
2009-2011 |
江西省水利廳科技計劃 |
土壤水庫營建條件下紅壤坡耕地抗旱措施研究(200922) |
6萬元 |
第三 |
在研 |
2011-2013 |
江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 |
杉木中幼齡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吸存動態(tài)與養(yǎng)分循環(huán)(GJJ11251) |
1萬元 |
第三 |
在研 |
2008-20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亞熱帶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庫與碳吸存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30771714) |
35萬元 |
第二 |
完成 |
2007-2010 |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
模擬氮沉降對杉木幼苗的影響機理研究(項目,編號0630101) |
0萬元 |
第四 |
完成 |
208-2011 |
江西省水利廳科技計劃 |
贛中南紅壤侵蝕區(qū)生態(tài)修復技術及其綜合效益研究(200712) |
8萬元 |
第三/副主持 |
完成 |
2002-200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中亞熱帶常綠喬木細根衰老過程中養(yǎng)分轉運的研究(30170770) |
19萬元 |
第六 |
完成 |
2000-2004 |
福建省科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 |
閩閩江流域常綠闊葉林理水保土與培肥地力作用機制(2000F004) |
30萬元 |
第六 |
完成 |
2003-2005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施肥對速生階段杉木林土壤呼吸的影響”(B0310014) |
4萬元 |
第三 |
完成 |
2001-2003 |
福建省教育廳科研計劃 |
杉闊混交林理水機制的研究(K2001049) |
2萬元 |
第三 |
完成 |
2.獲獎或榮譽情況
共獲獎勵5項,其中?。ú浚┘壢泉?項(骨干)、指導學生獲得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3項、校級獎1項,省級與校級榮譽4項。
項目名稱 |
獎勵或榮譽名稱 |
授予單位 |
等級 |
排名 |
年度 |
閩江流域常綠闊葉林理水保土與培肥地力作用機制研究(2009-KJ-3-02) |
三屆梁希林業(yè)科學技術獎 |
中國林學會 |
三等 |
7/13 |
2009 |
水土保持專業(yè)產學研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 |
教學成果獎 |
南昌工程學院 |
一等 |
4/5 |
2006 |
陽埠鄉(xiāng)稀土開發(fā)水土流失危害調查及對策研究 |
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第十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
團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全國科協(xié)、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學聯(lián) |
三等 |
2/3 |
2007 |
嚴重侵蝕退化紅壤人工修復林分固碳價值研究 |
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第“十一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
團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全國科協(xié)、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學聯(lián) |
三等 |
1/4 |
2009 |
紅壤坡耕地抗旱措施及其增產效益 |
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第十二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
團中央、教育部、科技部、全國科協(xié)、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學聯(lián) |
三等 |
1/1 |
2011 |
|
江西青年五四獎章 |
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青聯(lián) |
|
|
2009 |
|
首屆“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
南昌工程學院 |
|
|
2009 |
|
十佳青年教師 |
南昌工程學院 |
|
|
2010 |
|
2010-2011年優(yōu)秀科研工作者 |
南昌工程學院 |
|
|
2011 |
3.論文情況
近6年發(fā)表第一作者(含通訊作者)學術論文12篇,其中全國核心期刊論文8篇。
代表論文一覽
論文名稱 |
署名順序 |
刊物名稱 |
發(fā)表時間 |
退化第四紀紅粘土重建馬尾松林恢復27a后林分直徑分布模型研究 |
第一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10 |
退化第四紀紅粘土重建森林恢復27a后群落多樣性及穩(wěn)定性研究 |
第二 (通訊作者) |
水土保持學報 |
2011.6 |
人工修復措施對嚴重退化紅壤固碳效益的影響 |
第一 |
水土保持通報 |
2010.4 |
西藏水土保持考察的體會與建議. |
第一 |
中國水土保持 |
2010,12 |
不同類型森林水庫調水特性研究 |
第一 |
水土保持學報 |
2008.2 |
GIS在南京市土壤侵蝕監(jiān)測中的應用 |
第一 |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
2007.8 |
福建閩江上游不同林地類型土壤水庫蓄水量動態(tài)變化 |
第一 |
水土保持學報 |
2006.12 |
杉木人工林水源涵養(yǎng)功能研究 |
第一 |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
2006.10 |
不同林地類型“土壤水庫”蓄水特性研究. |
第一 |
水土保持通報 |
2005.6 |
城市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與對策--以南京市為例 |
第一 |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5.6 |
福建閩江上游不同林地類型土壤水庫“庫容”的特性研究 |
第一 |
.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
2005.6 |
4.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多項社會科技服務項目
[1] 負責編制完成《上饒市龜峰水土保持生態(tài)科技示范園建設規(guī)劃》,2010年7月。
[2] 負責編制完成《江西贛江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00萬t/a水泥粉磨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2008年12月。
[3] 負責編制完成《上高凱迪生物質能發(fā)電廠工程(2×12MW)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2007年12月。
[4] 負責編制完成《貴溪市泗瀝項目區(qū)泗瀝小流域綜合治理初步設計報告》,2010年12月。
[5] 參與編制完成《貴溪市泗瀝項目區(qū)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實施方案》,2010年12月。
[6] 參與編制完成《余江縣洪湖項目區(qū)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綜合整治試點工程項目實施方案》,2010年12月。
5.教學研究成果
(1)教研課題:
Ⅰ.城市生態(tài)學(編號JXJG-08-18-23),排名3/6,結題時間(證書號JXJG-2010-487),2010年12月。
Ⅱ.特色專業(yè)本科生導師制的研究與構建(編號JXJG-10-18-10),排名1/5,立項時間2010年9月。
(2)教研論文:
Ⅰ.本科院校雙語教學改革的思考及建議,科技信息,2010(19),排名3/6。
學科、科研團隊和科研平臺建設
1.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十一五”、“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排名4/22,申報骨干與建設具體負責,2006年1月至今。
2.2010-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亞熱帶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氮、水循環(huán)研究”人才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類項目,排名2/15,具體負責申報,2010年至今。
3. 南昌工程學院首批創(chuàng)新型科研團隊”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氮-水循環(huán)研究”,排名2/9,具體負責申報與建設,2011年至今。
4. 2010-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類項目,排名2/22,具體負責申報,2010年至今;
5.江西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水文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排名4/24,申報與建設骨干,2009年7月至今。
6. 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土壤與植物生態(tài)實驗室”,排名2/8,負責具體建設,2006年至今。
7.中央與地方特色優(yōu)勢學科專業(yè)實驗室“水土保持實驗中心”,排名2/11,申報骨干與負責具體建設,2007年-2009年。
8. 中央與地方特色優(yōu)勢學科專業(yè)實驗室“亞熱帶區(qū)域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排名2/13,申報與建設骨干,2007年-2009年。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導師:吳丁丁
姓名:吳丁丁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籍貫:廣東和平
民族:漢
黨派:中共黨員.民盟盟員
工作單位: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
技術職稱:教授
通訊地址:南昌市天祥大道289號
郵政編碼:330099
單位電話:0791-82086418
傳真手機
E-mail:ddwu@nit.edu.cn
就讀院校名稱:江西農業(yè)大學
所學專業(yè):林學
畢業(yè)時間:1982.7
學歷:本科
學位:學士
現(xiàn)從事學科專業(yè):水土保持
主要研究方向
1.土壤侵蝕機理與水土保持 2.景觀規(guī)劃與流域管理 3.小流域綜合治理與利用
進修情況(國內.國外)
1983年1月至7月赴南昌大學生物系業(yè)務進修
參加全國.國際學術組織(機構)及任職情況
江西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江西省贛鄱水利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江西省水利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委。江西林學會教育委員會委員.江西省園林學會理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理事.江西省水利學會高級會員
學術榮譽情況
江西省高等學校骨干教師.江西農業(yè)大學兼職碩導
熟悉何種外語及熟練程度:能熟練運用英語寫作
工作簡歷
1974年-1978年 九江地區(qū)賽湖農場二分場 農工(知青)
1978年-1982年 江西農業(yè)大學林學專業(yè)學習
1982年-2003年 南昌水利水電高等??茖W校 教師.教研室主任.系教學秘書.教務處副處長.教務處處長.科研處處長
2003年-2005年 南昌工程學院環(huán)境工程系主任。
2005年-2010年 南昌工程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系主任。
2010.1-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院長。
2000年10月獲教授資格。
教學科研成果.項目.論文.論著
完成的部分項目情況
1.參加(5/7)江西省吉安地區(qū)科技攻關項目:“草珊瑚栽培模型的研究與建立”。項目起止時間:1992/01-1995/01
2.主持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贛江防護林優(yōu)化配置及效益計量研究”。項目起止時間:2003/01-2007/01
3.主持江西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贛科發(fā)計字[2003]188號):“城市森林及贛江防護林優(yōu)化配置的研究”。項目起止時間:2004/01-2010/07
目前主持的在研科研課題
1.主持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翻陽湖五河入口有機污染特征及生態(tài)敏感性研究”。項目起止時間:2011/01-2013/01,下達經費:1.00萬元。
2.主持江西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撫河流域洪水災害風險管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起止時間:2011/09至2013/09,下達經費:3.00萬元。
2000年后發(fā)表的部分相關論文(著)
1.吳丁丁.江西水土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若干思考.江西林業(yè)科技.2001-1
2.吳丁丁.南昌市綠化現(xiàn)狀綜述.江西林業(yè)科技.2002-1
3.吳丁丁.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分析.江西農業(yè)學報2000-4
4.吳丁丁.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群防減災策略和方法.中國水土保持.2003-12
5.吳丁丁.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貿易出口的影響.生態(tài)經濟.2004-12
6.吳丁丁.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利是解決我國嚴重缺水問題的根本出路.生態(tài)經濟.2005-12
7.吳丁丁.關于城市居民住宅區(qū)環(huán)境綠化問題的思考.江西林業(yè)科技.2006-03
8.吳丁丁,辛洪芹.鄱陽湖區(qū)水土保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探討.江西林業(yè)科技.2008-6
9.李燕燕,吳丁丁.贛江流域防護林體系的優(yōu)化配置.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2
10.吳丁丁,辛洪芹.贛州市城市森林布局的優(yōu)化與建設.水土保持通報.2009-12
11.吳丁丁,辛洪芹.南昌市城市森林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防護林科技.2009-5
12.吳丁丁,李燕燕.贛江流域吉安地區(qū)防護林效益計量的研究.廣東農業(yè)科學.2010-01
13.歐陽菊根,吳丁丁.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水利景觀生態(tài)建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6
14.吳丁丁主編.水土保持經濟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5
15.吳丁丁主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9
獲獎情況
1.參加(5/7)江西省吉安地區(qū)科技攻關項目:“草珊瑚栽培模型的研究與建立”。1995年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獲江西省農業(yè)科教人員突出貢獻獎.江西省林業(yè)廳科教興林二等獎.江西省吉安地區(qū)科技進步二等獎;
2.參加(3/5)完成的江西省教改課題“水土保持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1998年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3.參加國家“九五“重點研究項目子課題(水利部水利技術開發(fā)基金項目SG9735)
“面向21世紀水利職工教育模式的研究”。1999年獲中國職業(yè)學會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4.主持完成的江西省教改課題“高等工程??扑刭|教育的探討與實踐”。2006年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南昌工程學院
添加南昌工程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昌工程學院考研分數(shù)線、南昌工程學院報錄比、南昌工程學院考研群、南昌工程學院學姐微信、南昌工程學院考研真題、南昌工程學院專業(yè)目錄、南昌工程學院排名、南昌工程學院保研、南昌工程學院公眾號、南昌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昌工程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